“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
这句话出自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之口。近日,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提问道,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
他解释道,“这就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7月2日,据第一财经报道,华为内部人士回应称:“HuaweiInside模式目前只是三家,不可能也没有精力与所有车企都用这种模式。”
在这个搭上华为概念就能起飞的年代,鲜有人敢站出来说不接受华为的技术。比如小康股份联手华为卖车后,年内股价上涨超过%。还有靠一支自动驾驶视频出圈的北汽蓝谷,以及只见宣传未见实车的长安汽车,股价也是一路狂飙。
资本疯狂的背后,车企与供应商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汽车企业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打得招架不住时,华为、百度等一系类的科技公司转型为技术供应商,看似是为车企雪中送炭,但两派人很难交心——车企担心沦为科技公司代工厂,科技公司担忧车企会过河拆桥。
这场博弈才刚开始,华为只是一个缩影。
01上汽为什么拒绝躺平?
上汽的意思,是要拒绝与华为合作吗?
其实不然。早在年,上汽集团就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汽车电动智能化,与智能驾驶等领域进行进一步探索与研发。双方是有合作协议在先。
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那句“不能接受与华为自动驾驶合作”的争议言论之后,陈虹进而解释,我们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合作。我们和华为在5G方面有很多合作,今后在互联生态方面也会有很多合作;百度也是,我们这次软件开发者大会,百度相当重视,也有很多合作。
也就是说,上汽拒绝的是采用“供应商整体解决方案”这种合作方式,而非拒绝与华为合作——俗称,拒绝躺平。
在过去,主机厂生产一台汽车,可以连设计都外包出去,自己只需要从供应商那里采购现成的零部件。按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的说法:“传统的车厂的看法,基座是车,会做很多小盒子,来一个功能加一个盒子。”而这个盒子,就是来自供应商所谓的解决方案。
但是,自动驾驶功能并没有这么简单。从感知系统,到算力平台再到车辆控制,需要是自下而上的完成整个功能的定义。尤其是涉及量产车型,不像测试车外挂一些激光雷达,在后备箱接几台计算机,简单粗暴了事。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谁来主导,或者说谁是老大?
特斯拉最早的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1.0就是由博世来帮助完成,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数据才摆脱供应商,进行自研算法软件。同样,理想汽车也是从早期采用Mobileye的解决方案,转换为自研方案。
“以往改一个功能反馈过去要好几个月,现在自研3、5天就解决了。”一位理想汽车内部人士告诉虎嗅。短期来看,新品牌采购现成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相当于走捷径,但在迭代速度上会相对滞后。长期来看,车企会可能会在行业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甚至被供应商卡脖子。
有趣的是,上汽虽然不采用华为的解决方案,但仍与其他自动驾驶公司在深入合作。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资成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智己汽车。
在年上海车展上,智己汽车首款产品智己L7,正式开启预售,官方预售价为40.88万元。这款车最大亮点之一是号称门到门自动驾驶功能(DoortoDoorPilot),据报道该功能是来自“第三方供应商”Momenta的技术方案。
巧的是,在车展上介绍智己汽车AD智能驾驶系统的高管,是智己汽车智能驾驶项目高级总监脱悦,但她同时是Momenta设计总监。一位自动驾驶业内人士告诉虎嗅:“这是被智己借过去介绍AD而已,挂了一个智己的title。”
问题来了,为什么Momenta的方案可以用,华为不行?
据官方消息显示,今年3月,Momenta完成5亿美元融资,由上汽集团领投。类似的操作还出现在国产芯片公司地平线身上,早在年,上汽参与了地平线的B轮融资,一举成为地平线第一大机构股东。在今年2月,双方又达成合作,共同打造对标特斯拉FSD的下一代智驾域控制器和系统方案。
稍微扩展一下,在电池领域上汽的砸钱逻辑也没变。不久前在美国借壳上市的美国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上汽也参与投资。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还表示:“国内投资了清陶,我们是它第一大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沟通会上,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还对外透露称:“截至目前,上汽金融投资业务总体管理规模超过亿元,”
疯狂“撒币”,换来的不是投资回报,而是用股权换来的话语权——智己汽车的高层在采访中就向媒体表态:“上汽是Momenta的黄金席位客户”,要知道Momenta的股东中包括丰田、梅赛德斯·奔驰这样的国际巨头。股权能换产能,在当下这个汽车圈早已是潜规则。
按理来说,传统车企与供应商就是甲方和己方的关系,凭一纸合同连系在一起。你要么靠实力说服对方,你要么就靠钱来说服对方。华为方面曾公开表示,不会控股任何车企。相反,车企也不可能控股华为,两者要维系关系全靠,相互信任。
02除了股价,华为还能给什么?
“在合作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赛力斯这个牌子”,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告诉虎嗅。
目前,市面上能够买到,并且与华为有直接技术关联的产品。一款是小康股份旗下的赛力斯SF5,一款是北汽新能源旗下的极狐阿尔法S。
“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极狐是北汽底下的,可能以为是华为底下的”,一位自动驾驶业内人士告诉虎嗅。无论是从二级市场的反应来看,还是消费者的情绪来看,华为对于这两个新品牌的新产品,带来的更多的是——品牌赋能。
所以股价繁荣背后,是车企智能化转型的尴尬。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车出来,媒体都不提车厂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martcarf.com/smartcarcx/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