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的理念和模式也逐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认同。
近年来,美、欧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新加坡等中国周边国家纷纷开始建设智慧城市。下文以柏林、法兰克福和弗里德里希哈芬市为例,介绍德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实践。
德国智慧城市建设概况基于城市的代表性、资料的可获得性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3方面因素,选择以下三个城市作为案例来介绍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柏林——首都,也是德国第一大城市;法兰克福——德国第三大城市,经济较发达,是德国乃至欧洲的金融中心;弗里德里希哈芬市——德国南部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城市。
1
柏林
电动交通
年3月,柏林提出“年电动汽车行动计划(ActionPlanforElectromobilityBerlin)”,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奔驰smart的car2go项目。在该项目中,注册用户可以在大约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租用到配备了智能熄火/启动系统、空调和导航系统的smartfortwo车辆,并根据自己的意愿长时间驾驶这些汽车,然后在运营区域内的任何公共停车场归还汽车。
car2go还面向iPhone用户推出了一款car2go应用。用户可通过该应用查询附近可用的car2go车辆等信息。目前,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地区是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实验室”,也是少数拥有个公用充电桩的德国城市。
节能住宅
被动式节能住宅的能量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此种节能建筑在室外温度为零下20℃的情况下,室内可以不必开空调或暖气就保持正常生活所需的温度,意味着房屋基本不需要主动供应能量。这种效果,只需通过材料、设计、施工等手段就可实现,它的采暖能耗每年不超过15kWh,即每年每平方米的原油消耗量不超过1.5升。
2
法兰克福
环城绿带
法兰克福全市绿化覆盖率高达52%,其最大的绿化动作当属持续20多年之久的建设环城绿带(GreenBelt)计划,目前,长达75公里城市外围的“法兰克福绿化带”基本建成,不仅成为城市绿化屏障,还通过数次立法,征求市民意见,增添了许多休闲娱乐设施,大力度向市民开放。
被动式住房
法兰克福提倡以住宅建筑节能为核心的“节能家庭方案”。这种被动式节能建筑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房屋的保温密闭性,二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政府扶持政策方面,对于新建的房屋,建房者可以到地方政府参股的银行申请优惠的低息贷款,还可享受联邦政府给予的奖励;对于改造的房屋,政府通过节能改造样板房进行典型引路,发放低息贷款和补贴扶持节能改造项目,但要求改造后房屋节能必须达到30%-40%。
节电奖励
法兰克福是德国第一个用现金奖励节约用电居民的城市,居民可以从法兰克福能源局或者麦诺瓦有限公司(MainovaAG)免费领取电力测量仪。居民在一年内节约10%的电,可得到20欧元的现金奖励,在此基础上,每多节省一度电还可以得到0.1欧元。
垃圾再利用
除常规的填埋和焚烧外,法兰克福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生物技术降解垃圾,将之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如利用生物发酵剂处理厨房垃圾,将法兰克福全市每天吨以上的生活垃圾转化为无公害生物有机肥,可利用这些有机肥培植无公害蔬菜及花卉等。
3
弗里德里希哈芬市
远程诊疗
“远程诊疗”是一个针对慢性心脏病患者的远程监控的项目。通过利用互联网、手机等ICT手段,患者可定期将血压、体重等监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这样,患者一方面可以持续监控身体状况并提早确定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及时得到医医院的次数。
EDUNEX
EDUNEX是弗里德里希哈芬市为当地学校搭建的一个基于网络的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师生可以进入该平台查看相关资料并进行互动。比如,生病不能去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家里学习相关资料,老师也可以在任何地方上传学习资料,也使国际伙伴合作进行外语教学得以实现。
在线幼儿园
“在线幼儿园”是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家长可以收集不同幼儿园的信息,比如地点、开放时间等,幼儿园则可以更快、更轻松地组织生源和安排工作。
智能仪表
“智能仪表”项目启动于年,其目标是为了帮助居民节约能源。消费者可通过互联网监控家庭的能源消费,了解能源消费与价格等信息,并根据监控信息改变家庭能源消费习惯,从而实现期望的能源节约。
德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专门机构德国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均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这些机构或是政府部门,如法兰克福的环保局,或是政府成立的下属机构,如柏林的柏林伙伴公司和弗里德里希哈芬的虚拟市场有限公司,其职责都是代表当地政府提出一些长期的、宏观的规划目标,并从市场上挑选最具吸引力并适合当地实际的智慧城市项目。
政企合作为了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德国城市一般会选择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合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首先会在某个方面提出长远的宏观目标,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引导企业进行相关研究,最终从若干参与者中选出合适的合作者;另一种是像德国西门子、宝马等大型企业为了推销本公司的某种产品或服务,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个或几个城市进行试点,符合条件的或对项目感兴趣的城市会积极参加这些企业开展的试点竞赛。
多方出资在德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根据提出某项目主体的不同,德国城市会有不同的资金来源,如欧盟、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以及相关企业。若是前三者提出目标要求城市完成,那么它们就会给这些城市一定比例的建设资金。比如,为实现节能减排,欧盟提出“力争到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年的基础上减少20%以上”的目标,并投资1.15亿欧元帮助多个城市进行节能建设。
因地制宜德国各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多集中在节能、环保等领域,但就具体项目来讲,不同的城市绝不会雷同。每个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的时候都应充分认识其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基础、信息化水平、市民素质等各种因素。
务实求效德国人并不认为“智慧城市”有统一的模式,且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并未过多使用甚至几乎不使用国人熟知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促进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工作即可视为建设智慧城市。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柏林、法兰克福等德国城市均得到充分体现。在策划某个智慧城市项目的时候,政府会深入开展前期调研,并充分地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且会在项目实施前选择若干志愿者进行实际体验,之后根据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对项目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在更广范围推广。
欢迎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martcarf.com/smartcarxn/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