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有不少退役的舰船,技术水平在这个时代没有对手,不过这些都比较大,而且虽然退役了,但是也曾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如果凭空消失了,容易引起外界的注意,再说现在的解放军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去驾驭这些大家伙。重新建新的,这个周期就长了,即使使劲压缩时间也得半年以上,等形成战斗力黄花菜都凉了。
王静转向小舰船,本来想买些022,从网上看到这个性能相当不错,而且好多船现在还上岸封存了,但是没想到这个是非卖品,只能退而求其次再另建些小的了。新建的小艇或者说是小舰吨位在一千吨以下,只有少数几艘在一千五百吨左右,技术也不需要多先进,先进的军用舰艇材料也不使用,有实力的商用船厂也能建舰体。
武器配备也简单,还是老式的便宜的优先,C太重了,一个两吨,顶四个C了,而且C已经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性能也好,就选用它了。每个小舰上安装一门630舰炮,弹药特意准备了好多,除此以外各舰分工明确,有专门搭载红旗61防空导弹和多门舰炮的防空型,还有搭载主动声纳和返潜鱼雷的反潜型,当然也在几艘小舰上装上了声纳监听练手,也在战术选择上更灵活一些,数量最多的就是搭载C801的反舰型了。除此以外也有几艘小登陆舰和小运兵船。
反舰有了远高于这个时代的射程,小舰也不用考虑隐身性能,高速性能也不用了,船上空间主要用来改善舰员的生活作战环境,提高持续作战能力。小舰虽小,需要的高文化水平人员也不少,不过好在小舰之间除了武器操作,其余的大同小异,也方便培训。如果是大舰,内部系统复杂,相互之间的配合要求很高,训练周期会成倍加长,这也算是小舰小艇的优势了。
舰艇不多,二十多艘,未来还得再添置一些运兵船,为了登陆,运输机也需要,但是暂时得先停下了,船还得再等三四个月,但仅海军一项已经十吨黄金了。海军告一段落后又开始建设鞍山钢铁厂。
“鞍山钢铁厂先上五百万吨的,到本溪再上一千万吨的,以后就可以复制本溪的模本了,到时候就省事了。”王静乐观的说。
但是王静的提议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啊,厂子都是好厂大厂,但是为了建这样的厂子,得集中全解放区的尖端人才,我们还没有这么富裕,我看还是先缓缓吧,鞍山先上五百万吨的,本溪的厂子等以后再说。现在整天打仗,我们也没有这么大的精力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建设了。”
“我看东北这里小学初中学校挺多的,人才比关内要好些吧?”
“好啥好?那都是鬼子为了推行奴化教育搞的,升学全靠日语学得好,好多初中生的加减乘除还不如我们部队上的扫盲班呢?”
最终鞍钢定在了五百万吨,八月开始动工建设,又从太原和武安还有教导团抽调人才。在历史上从二百万吨到五百万吨,中间技术进行了升级,但是现在这两个都是后世重新设计的,很多技术在太原钢铁厂上已经使用了,再加上工程机械的操作也熟练了不少,工人们也加班加点,轮换工作,所以这次建设进度快了很多,到了十一月底总算完工,用时三个多月。不过本溪的项目还是推迟了,现在各方面的条件确实不允许。
这一次只在鞍钢周边建了一个小兵工厂,作为东北解放军的装备补充,因为太原兵工厂的产能基本已经足够了,而每次建厂都要花费很大一笔钱买些同样的装备,王静感觉这个花费太高了,不能一直这样,所以这回搞了点别的。
首先就是搞了一个机床厂,沈阳机床厂当初还在历史课本上出现过,不过现在转到了鞍山机床厂,可以生产一些八十年代技术水平的机床,这样以后机床上的花费会小一些。现在到处都在花钱,王静必须得提前布局,还得精打细算。除此外又从现代社会引进了一套无缝钢管厂,这样可以提高火炮的生产能力,以后再建工厂时的一些管道也能自己生产,减少花费。
王静又搞了一个轴承厂和车厂,这个时代的车轮普遍是木制的,像独轮车推着不仅费力而且车轮还左右摇摆,相当考验技术水平,时下的畜力普遍瘦弱不堪,像人一样营养不良,因为这些干重活的畜力除了草外很少有精饲料的补充,于是膘都掉的无膘可掉了,生产出来的轴承替换掉这些木轮后能提升很大的效率。
王静也想生产汽车,只是眼前还不行,所以这个车厂只是自行车厂,“到时候每个战士一人一辆自行车,我们也算实现了机械化。”陈庚得知这个车厂后,开玩笑地说。
王静本来还想搞个小煤化工,化工行业是必须的,越早越好,煤化工也能提炼柴油,但是这一套工业下来,人才已经不够用的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现在各个工厂虽然边生产边培养人才,成绩也还算可以,至少超出了我的预期,但是人才严重不足,达不到需求。现在的人才短缺严重影响我们建设工业基础,必须得改改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是端着金碗要饭了。”王静总感觉在自己要大显身手的时候动弹不得,发挥的余地近乎没有,在东北区高层开会时,王静在会议室上强烈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王静不懂工业建设,一干大佬也不懂,现在的生产体系哪里被破坏了,他们还可以想办法去解决,工业建设从哪里打开突破口就不知道了,钢铁煤石油是衡量国家的标杆,这个他们也懂,但是除了石油外其它现在都还挺好,好多事也习以为常了。现在局势刚刚平稳一些,事务也多,他们也没有能力学习提高。
王静只能根据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所见所闻,看到哪里需要改进就建相应工业,也根据在现代社会的见闻,感到什么是骨干核心,就引进什么,现在只能暂时这样摸索着来了,于是王静也不断参加高层会议,有时候为工业建设提建议,有时候负责解决一些问题,有时候是关于地方政府的,有时候是关于军队的,没有什么职位,也没有具体的职责,不过相处起来还不错。
“你看这样行不行,每次工厂不都有设计图和操作规范吗,你先把这些资料拿出来,我们建一个学校,就专门研究这些资料,一边学习一边为建厂准备。如果陕北自然科学院能支援一些老师最好,如果没有我们就靠自学,这样学上几个月,人才不就有了吗?”有人提出了一个方法。
这个方法还不错,于是一下子办了好几个专门学校,造纸、印刷、水泥、电厂、煤化工、石油探测开采、摩托车汽车制造、飞机等等。东北是真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之前日本搜刮的很,老百姓饿死的不少,但是今年春播时日军已经被分割包围了,粮食产量恢复的很快,可以承载较多脱产人口,王静一股脑的把很多资料全拿出来了,也震惊了一干人等。
学校的人很多,王静又想着搞个小热电厂,只是王静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天已经很冷了,只能等到明年了,今年过冬只能靠多搞一些小锅炉。
除了东北地区的建设,陕北又要求东北派遣部队入关,先期解决掉平津一带的日军,然后准备扫平盘踞在长江中下游的日军,尤其是东北的日军半年内被消灭,鬼子也感到难以在中国坚持了,有从华中退兵的迹象,不管日军退不退兵,都必须尽快行动了。
王静又买了十套ASN206,问过教员哪些人较为可靠,没有泄密的风险后,将东西交给他们,这样也便于行动。不过精确制导火箭弹确实也贵,城市攻坚战要使用的地方很多,现在王静手中的资金已经不多了,王静只能再买些大口径榴弹炮,在一些不太需要精确射击的地方,利用无人机的指引校准也能使用。在朝鲜的解放军也分得了一套,在朝鲜既要和朝鲜人打交道,也免不了遇见苏联人,因为陈庚算是最让王静放心的,陈庚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入驻朝解放军了。
东北地区保留了八十万人的军队规模,朝鲜有二十万人,又先后派出了五十万人入关,十月开始向关内进攻,十一月底会同原围困部队一起解放了平津,一月底,三十万人向西安进攻,三十万人配合华中解放军向河南平汉路以西的果军以及淮河以南的日军发动全面攻势。
果府接受了一些美援,但是受困于路途遥远,中间还被日本截断了一段时间,美国又要求优先使用于入缅部队,从西南向西安和豫西距离又是很远,交通不便,再加上果府前后两次弃旁边的日军不顾,向解放军进攻,下层士兵本来很多是以抗战的名义拉来的壮丁,现在更加的不满,高层将领则从工党那里得到不少紧缺药品,日军困难很多,需求很大,于是向日军走私更甚于历史,腐化堕落更甚于历史,哪还有斗志?两个月的时间,解放军歼灭国军四十万,日军二十万,占据西安关中和长江下游。
“国家多难,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望工党以大局为念,握手言和,共商国事。”常帅一看问题严重了,只好给工党戴高帽讲大义,希望双方暂时停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完
鸣谢
感谢网友????极速蜗牛?、李洪、陈阳的打赏
车前草的小书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martcarf.com/smartcarjg/8653.html